2)第二百二十五章 树树是个善良的人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你卖惨也没用了,反而显得矫情,老老实实做节目就好了。”

  杨树才二十五岁,这时候就以强调曾经吃多少苦来凸现成就,听着就让人不舒服。

  他想了想,觉得自己刚才用词也不妥:“我们节目分四组进行辅导,我的意见是不要使用‘导师’这个词,如果在指导育人方面没有一定成就,恐怕配不上这个称呼。”

  “这几年综艺节目都这么叫,不叫导师叫什么?”

  “我们节目起到的作用是辅导,还是叫辅导员比较谦虚。”

  濤姐赞同:“我们办这个节目,最终考出来多少人是未知数,还是谦虚点比较好,就叫辅导员。”

  杨树把具体计划说了:“节目分三组或者四组辅导员,每组的学员不要太多,五个左右比较合适,多了辅导不过来。”

  艺术辅导最适合一对一,一对五就算是上大课了。

  这种培养选拔类节目通常都是分四组,人数控制在二十人左右,足够热闹又不至于令观众记不清人头。

  他还特别强调:“既然搞成节目,肯定有一定评价机制,激励学员们进步,但是咱们不能像其他选秀节目那样末位淘汰。”

  “哦?不淘汰?”

  “不淘汰,这些学生接下去是要参加高考的,我们把人家选来一通培训,然后告诉对方你不行,表现最差领盒饭了,这对考生是多大的打击?”

  “的确如此,这想法很好,”秦姐赞许地看着杨树:“咱们不能中途放弃了谁,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别给人这样的希望。”

  “树树是个善良的人,”濤姐也夸赞:“我还没想到这一层。”

  “我没搞过综艺,看得也不多,这里面有很专业的门道,具体节目流程得找人设计,最终我们来把关。”

  杨树说了最关键的问题:“我们应该解决的是要做几组,几组辅导员都由谁来承担。”

  江诗语说了这几天她和杨树商量的意见:“我们的意思是别单个辅导员承担一个组,要体现出我们的优势来,最好是一个导演配一个著名演员负责一组,咱们得选定四组这样的团队。”

  节目必须办得谨慎,单人指导容易偏,两个专业人士指导才够格调,演员可以传授学员表演技巧和心得,导演则侧重分析作品。

  “然而这毕竟是个综艺节目,咱们也不能请完全专业的导演上节目,比如我在《琅琊榜》《欢乐颂》合作的导演孔苼,别说不肯上综艺,上了也玩不起来,也没时间精力指导学员。”

  “凯哥导演倒是上综艺,不过人家有自己的节目,得捧自己的演员。”

  请什么人得一个个去联络,这时候确定不下来,不过自己的节目自己人肯定得上。

  刘漫和江诗语都认为自己一来太年轻二来成就有限,没资格担任辅导员,但可以以特邀嘉宾的形式参与节目。

  其实两人的成绩都很亮眼,都创造了几十亿的价值,身价都已经晋身一线,然而心理上还是把自己当小姑娘看待。

  濤姐、秦姐和杨树肯定得上,如果分四组的话,那就还是再找五个一线有分量的导演或者演员。

  杨树首先建议了王姐夫:“秦姐可以吧姐夫拉来,以二位在影视圈的地位,带一支队伍绰绰有余。”

  濤姐补了一句:“还能顺便宣传新戏,也可以把学员带到《河山》剧组实习。”

  然后杨树近水楼台超哥:“他是综艺大咖,接下去大半年都得和我拍《三体》,花点时间顺便做这事应该没问题,我找他去谈。”

  濤姐再补充:“他明年自己也要拍《银河补习班》,也能带实习,如果能顺便把孙丽也叫来节目就更好了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w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