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八十九章 高高在上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虽然杨树一直喜欢听音乐听歌,但不太关注歌坛,尤其是上高中之后,感觉华语乐坛越来越弱,妖娆小鲜肉横行,就更懒得深入了解。

  然而所谓越来越弱的看法大多是受了舆论的影响,有些误解和偏见,其实并不是很了解。

  实际上流行音乐市场在不断扩大,形态也不断转变升级,小鲜肉也是流行的一部分,说越来越差了有点说不过去。

  就像影视市场始终有人怀旧港台影视,歌坛舆论圈也同样存在不少神话港台时代的人,喜欢念叨一代不如一代。

  其实流行音乐原本就有时代性,每一代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,而形成经典需要时间,过度怀旧本身恐怕意味着真的上了年纪。

  不过说实话,进入新世纪后流行的一些爆款,诸如《老鼠爱大米》、《两只蝴蝶》、《丁香花》等等作品的审美趣味,的确不如八九十年代的港台作品。

  然而有人统计过,当时港台乐坛的经典作品一大半翻唱自曰本歌曲,所谓繁荣很大程度源自于搬运了另一个国家几十年文化发展的精华。

  另外作为殖民地,也搬了不少欧美的东西。

  可以这么说,但凡大家哼得出的李宗盛、罗大佑、周董之外的港台歌曲,都有相当大概率是曰本或者欧美的歌,感兴趣的可以抽几首去查查,其实经不起仔细检点。

  流行音乐是舶来品,大陆是追赶者,之所以有越来越落后的错觉,是因为进步速度无法满足大家的期望,比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。

  这两个月杨树很认真地关注了歌坛,刷新了不少观念,也进一步了解了市场运行机制。

  不过有些事还是突破了认知,虽然他知道市场上有不少歌曲一夜爆红,传播速度极快,远快于影视。

  也知道《桥边姑娘》原作在发歌后一周内播放量就破了一亿,然而数据毕竟代替不了直观感受,完全没有料到这股传播力量竟然如同海啸般迅猛。

  杨树拍完女孩和猫的视频,没了进书店看看的欲望,准备转身离开。

  蜡染女孩在循环听《桥边姑娘》,这时一曲终了也从打盹中清醒过来,猛然发现身边站着人,有点一激灵。

  当她看清了杨树,仿佛受到了惊吓:“咦?!”

  边上的猫被她吓得支起脑袋。

  女孩用平台APP听歌,歌曲播放页面配着杨树的宣传照,她显然看过。

  午后听着歌小憩,没想到一睁眼歌手站在边上,的确有点吓人,何况还是在这种古色古香的环境里。

  杨树笑着安抚,声称正好路过,进来看看万松老人塔。

  女孩是店员,开朗健谈而且文艺范十足,告诉杨树是朋友刚才介绍她听这首歌,在新歌榜第十五名找到的。

  她打开APP指给杨树看:“实在太奇妙了,闭着眼睛听歌,一睁眼歌手在身边,你的歌很好听很文艺。”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w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