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十二章 合格穿越者的常规操作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万人民币,拍电影和第二季留下两千万足够了,剩下的都可以投资房产。

  在他来自的时代,东西城随便一套房子也得千八百万,还不是学区房。

  “好大口气,”江诗语撇撇嘴:“你可真会超前消费,一分钱还没拿到呢。”

  “关键是这时候买犯不上,”刘漫看上去很内行:“去年年初就差不多这个价,一整年下来没怎么涨,我有个亲戚就是搞这方面研究的,他说去年降准、调息了十一次,房价都没涨起来,所以基本到顶了,未来也就是跟着通货膨胀起起伏伏。”

  她大学毕业是准备留京发展的,对这个挺关注。

  江诗语也认为现在买房不明智:“价格已经太高了,马芸说再过十年最便的就是房子,便宜得和大葱一样。”

  杨树笑起来:“马芸什么时候说的?”

  “网上可以找到这个言论,你可以去搜。”

  杨树不相信马芸会蠢到说这种话,大陆的经济发展是遵循历史规律的,其实一直在补课,美日社会发展要早二三十年,也没见房子像葱一样便宜。

  杨树记得很清楚,大陆房地产有两次猛涨。

  一次是08年,欧美爆了次贷危机,美元大放水,资金大量流入大陆市场,于是接下去的几年房价翻了几个跟头。

  当时以浙江炒房客为代表的浙江楼市,房价一度超过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杨树作为浙江人虽然没有经历,但成长过程中也听得多了。

  另一次猛涨是2015年低到2018年,这一轮是棚改去库存,全国从上到下各个城市房价都迎来了一波大涨,就连那种十八线小县城的房价也都因此大涨了一波。

  尤其是2015年底的一波房价大涨特别猛,个把月之间就翻番,几个月之后就将人们的财富水平彻底拉开了距离。

  可以说大城市的居民,有房子的就是有钱人,至少账面上是有钱人,而家里到没房子的,如果是普通打工仔,未来基本也没有在大城市买房的希望。

  关键时刻资金即将到位,该出手时就出手,杨树一摆手:“都别说那些没用的,你们买房是刚需,漫漫没有自己的落脚处,难道一直飘着?

  还有你,不想和父母一起住,自己不买房难道等未来的老公买好了请你去住?”

  “我们的意思是事有轻重缓急,分点钱是可以的,但现在不是买房好时机。”

  未来半年是大涨之前最后的窗口,多说无益,杨树给她们布置了任务。

  “无论未来如何发展,都得先有落脚之地,接下去大家都会比较忙,百忙之中你们抽空到处看看房子,有合适的就买下来。”

  刘漫和江诗语也不争辩了:“房子很贵,不能一下子掏空了工作室,我们先看看吧,不想住家里可以再租个地方。”

  杨树坚持买房,接下去连工作室都可能换到梗合适的地方。

  “来日方长,不要考虑分成比例问题,先满足你们买房,要挑最好最合适的,可以向濤姐家那个规格看齐。”

  杨树给她们定了个指标:“五百平米大的房子你们用不上,那就对半,各买一套两百多平米的,这个投资你们以后会感激我的。”

  刘漫和江诗语对他的大方很感动,但也觉得不切实际:“我姐那套房子三千多万呢,我们攀比不起,你的好意心领了。”

  濤姐出道三年,2003年就在首都买了第一套房,那时候房价才几千,花了不到一百万,她曾经说过,当时的中介也说房子是天价了。

  聊到最后两个女孩仍觉得杨树这时候突然建议买房有些冲动,并不太当真,但也答应工作之余到处看看,有合适的就与他商量。

  “你建议我们买房,你自己呢?”

  “一步步来,我当然也要,先买你们的试试钱好不好花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w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